<tr id="qvogi"><label id="qvogi"></label></tr>
    1. <track id="qvogi"><strike id="qvogi"></strike></track>
      <acronym id="qvogi"><label id="qvogi"><xmp id="qvogi"></xmp></label></acronym>
        水利遺產
        人民的公園——西湖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的實踐
        來源: 國家文物局   2022-02-09 10:08:15   閱讀量 0

        “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妝濃抹總相宜?!鼻昵?,蘇軾毫不吝嗇地夸贊杭州西湖,那時候西湖是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家園。千年后,三五好友或聚亭臺之上,或泛舟于湖中,西湖早已融入尋常百姓的生活。

        人民的公園西湖 受訪者/供圖

        靈動秀氣的西湖不僅有自然美景,更擁有千年積淀的歷史文化,精美絕倫的園、亭、寺、塔隨處可見。

        2011年,杭州西湖文化景觀列入《世界遺產名錄》,成為中國第41處世界遺產,也是當時我國列入《世界遺產名錄》的唯一一處湖泊類文化遺產。

        多方肯定 高位保護西湖世界文化遺產

        申遺成功后,十余年來,杭州市嚴格遵守《世界遺產公約》,努力探索方法、打造模式,全力推進西湖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管理工作,受到國際國內業界高度評價。

        2014年,西湖景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《世界遺產保護管理榮譽證書》;

        2017年,國家文物局高度評價西湖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工作,認為是國內世界文化遺產保護中的“優等生”;

        2019年度杭州西湖遺產保護管理評估被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評估為5星等級;

        2021年,杭州西湖文化景觀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——希臘梅麗娜·梅爾庫里文化景觀保護和管理國際獎提名。

        這些成績的取得,與浙江、杭州各級政府的持續努力息息相關。

       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(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管理委員會)相關負責人介紹,201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《杭州西湖文化景觀保護管理條例》,為西湖世界遺產保護管理提供詳細法律依據。同時,十年來,先后編制《杭州西湖文化景觀保護管理規劃》《杭州西湖文化景觀“西湖十景”、代表性文化史跡保護規劃》《西湖風景名勝區9大景區控制性詳細規劃》等規劃,高位搭建西湖世界遺產保護管理框架。

        建立西湖世界文化遺產監測基礎信息管理系統,實現遺產各類基礎信息及時、快速、全面檢索和管理,為西湖文化景觀遺產的監測、保護與研究提供強大的信息支撐,推動西湖文化景觀遺產規范化、精細化管理。

        此外,開展游客容量的科學監測和調控。依托門禁票務系統、景點實時監控系統、手機信令、紅外感應等技術手段,從游客流量監測的點、線、面三個層面構建游客流量監測網絡,實現對景區各區域客流的實時監控,加強對景區游客流量趨勢的預測。

        在遺產文物本體專項監測方面,更是采用了高科技手段。例如,采用最先進的光纖光柵實時監測與傳統精密變形監測相結合的方式,開展六和塔結構安全專項監測,在六和塔塔身增加133只傳感器,實時監測塔身傾斜角度、裂縫變化及風速、濕溫度等影響因素,不論塔身哪個部位移動了0.01毫米,均可被傳感器及時監測到。

        除了線上監測,線下的常態化安全巡查和專項巡查同樣必不可少,“定點、定期、定人、定任務”,以“兩堤三島”“西湖十景”“14 處文化史跡”為巡查重點,及時發現存在的安全隱患,有效遏制文物安全事故發生。

        還湖于民 打造人民的公園

        來到杭州,“打卡”西湖是必選項。西湖是杭州的“根”和“魂”,如何保護好這顆珍貴的明珠,讓西湖的保護利用更好地融入人們的生活,杭州市下足了功夫。

        站在湖邊,低頭可以看到魚兒在水里肆意暢游,水草在隨流舞動,湖清水凈的西湖,是大自然的饋贈,亦是持續多年實施“西湖水質改善和水環境生態恢復項目”和“西湖水質提升與生態系統穩態調控項目”的成果。

        據介紹,西湖水域的生態修復嚴格遵循“最小干預”原則,對施工工藝進行了巧妙的優化和創新:不干塘、不降低水位,不設圍欄,采用拋植等種植方法有效提高了沉水植物的定植率和成活率。

        通過多年來的精細化治理,西湖水生態系統的穩定性、生物多樣性明顯提高,全湖沉水植被總面積達31.7萬平方米,大大增加了景觀豐富度與水生植物多樣性,被稱為西湖的“水下森林”。同時通過對沉水植物的科學管養、收割移除,對凈化水質也有積極作用,促進了西湖水生態系統的良性健康發展,實現了西湖水質的進一步提升。

        2020年國控、省控和市控監測斷面的數據顯示,除季節性波動,西湖水質保持在地表水Ⅲ類水標準(不計總氮),部分月份監控斷面優于地表水Ⅲ類水質。兩個地表水省控斷面的年均值100%達到或優于Ⅲ類水質,透明度穩定在80厘米以上。

        2002年,杭州提出“還湖于民”的口號,西湖實行免費開放。

        沒有圍墻、不收門票的西湖,成為人民的公園?!昂贾菔忻?、中外游客成為直接受益者,這不僅體現了對共享公眾文化權利的尊重,也為杭州贏得了廣泛的聲譽?!焙贾菸骱L景名勝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。

        西湖的免費開放,不僅使普通百姓和中外游客成為西湖保護的受益者。如今還帶來了無法衡量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,讓杭州這一特色創新旅游模式,得到國內外的高度認可。根據杭州市旅委公布的數據顯示,2017年杭州的旅游總收入是2002年的十倍。

        為了更好地提升人們的游湖體驗,繼免票舉措后,西湖又先后推出一系列免費志愿服務,分別在曲院風荷、平湖秋月、湖濱晴雨、柳浪聞鶯、雷峰夕照、蘇堤春曉等6處游客流量較大的景區設立志愿者微笑服務亭,為游客們提供導覽圖、針線包、公益傘、醫藥箱、打氣筒、輪椅、嬰兒車等免費服務。

        文化為核 深入挖掘西湖歷史文化內涵

        目前,“跟著蘇東坡游杭州——青少年教育體驗展”正在杭州西湖博物館總館舉辦?;顒舆x取14個蘇東坡在杭州的遺跡,分設城、湖、山三個單元,以城、湖、山三日游為主題,精心策劃了三條經典游線,設置了八個教育體驗項目,跟著“導游”蘇東坡,青少年朋友可以踏遍杭州的大街小巷,游遍西湖的山山水水,感受隱藏在杭州城里城外的宋韻。

        一湖千年,西湖文化景觀,以千年文化為內核,多的是講不完的故事,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推出了一系列活動,深入挖掘傳承弘揚西湖的歷史文化內涵。

        “相約西湖”“原地旅行·走讀杭州”以及杭州市“第二課堂”青少年主題教育等活動也相繼開展,推動世界遺產進校園、進社區。

        2021年10月,西湖推出“西湖環湖游覽線”,緊緊圍繞“親民、惠民”的理念,在線路上創新推出老杭州感興趣的湖西路線,將西湖打造成為一個全民共享的生態空間。

        據介紹,“西湖環湖游覽線”在線路選擇上十分具有巧思。通過以西湖人文景觀為背景,以西湖游船為載體,將南宋“西湖十景”、清代“西湖十八景”“新西湖十景”和“三評西湖十景”等眾多的經典景名串珠成鏈,讓人文內涵浸潤到游覽線路中,讓大家在游船中,了解西湖“天人合一”的文化理念,共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保護成果,深入感受世界文化遺產——西湖的獨特之美。


        【責任編輯:系統管理員】

          
        开心激情站
        <tr id="qvogi"><label id="qvogi"></label></tr>
        1. <track id="qvogi"><strike id="qvogi"></strike></track>
          <acronym id="qvogi"><label id="qvogi"><xmp id="qvogi"></xmp></label></acronym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