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傳世版畫中,有款刻的最早作品是唐代咸通本《金剛般若波羅密經》卷首圖,在遼代已出現了以《南無釋迎牟尼佛像》為代表的的彩色套印版畫。明代,欣賞性版畫勃興,出現了福建建陽為中心的建安派、以南京為中心的金陵派、以杭州為中心的武陵派、安徽徽州為中心的徽派等。
此時適逢日本江戶時代,中國木版畫工藝流入后,在當地形成了獨特的民俗版畫-浮世繪,歷經三百余年發展,影響廣泛而深遠。在歐洲,從古典主義到印象主義、超現實主義的各派大師無不受到浮世繪的啟發,梵高就曾表示:浮世繪就是我的信仰。
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人類文明因平等交流而變得豐富多彩,正所謂“五色交輝,相得益彰;八音合奏,終和且平”。適達第三十屆“世界水日”,第三十五屆“中國水周”,美國藝術品收藏家亞瑟·雷克斯·里沃洛博土夫婦無償提供畢加索、達利、夏加爾、米羅、葛飾北齋、歌川國貞、安藤廣重等名家版畫作品在我館舉辦公益性展覽。遴選的畫作均以水為題眼,力圖展示東西方大師對水本身以及水與人關系的不同理解。